焕新精神面貌探索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管理新道路 |
发布时间:2024-06-21 06:29 [ ]人次 |
“从前也管人,可是在这儿,办理的目标跟之前却大不同。”卢艳玲曾在刑侦、巡特警、政治部等部门作业,虽当警察多年,也是初次跟在押人员打交道,调查和观察成了她的又一必修课。
初来时,卢艳玲发现在押人员日常日子枯燥、精神世界匮乏。她便开始着手创立监区文明、焕新精神面貌,探究“以文明人、以情感人、以德育人”办理新路途。
在举办丰富多彩文娱活动的同时,树立监室“图书角”的主意应运而生。
![]()
“图书角”很快得到执行,卢艳玲带领民警精挑细选合适在押人员阅览的书本并在监舍内活动。活动阅览大大停息了在押人员浮躁的心里,充盈了她们的精神世界。监室内氛围日渐改善,安全系数明显上升。
“书本利用率很高,许多书都被翻烂了。还有不少在押人员刑满释放后,给看守所捐赠了许多书本。”教导员刘洁介绍,现在,图书角规模从监区扩展到整个看守所,全所藏书1000余本,监管民警也有了归于自己的“阅览室”。
用“心”打造团结部队
![]()
卢艳玲的办公桌上,放着资料、水杯、对讲机和一张永远写得满满当当的便利贴。墙上安装空调的位置,是一个长方形的印记,显示这儿从前装过空调。
从民警口中得知,因疫情防控,外来物资需在一个独自的食物板房存放48小时后才可拿出运用。担心食物因天气炎热而变质,卢艳玲与同室办公的教导员商议后,将办公室的空调挪到了食物板房。
“物尽其用,再买一个新的划不来,我横竖也不怕热,同事也了解。”卢艳玲付之一笑。
民警还泄漏,不仅如此,监室里的电视坏了,卢艳玲就把家里闲置的电视搬来换上,包含修理用的小工具,所里缺的、家里有的她也会拿来。
2020年1月,卢艳玲下监区时不小心滑倒,医生诊断尾椎骨开裂,建议卧床歇息三个月。考虑到疫情形势严峻,所里警力缺乏、业务繁重,她当即回到作业岗位,这一呆便是 50余天,春节也没回家。尾椎开裂坐下去就不能起身,卢艳玲上班吃饭都站着,上下楼梯都忍着阵阵隐痛,但她咬紧牙关,没有说一声苦,叫一声累。
|
|
信息来源:未知 |
页面功能【打印】【关闭】 |